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季玉龙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企业文化  品牌管理 
地点: 山东 济南
签名: 沟通创造价值,信息引领未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98
  • 博客访问:382956

专家文章

惠普文化转变轨迹(1) 2014-01-02

标签: 惠普   企业文化   转变  

 惠普公司是硅谷的实际缔造者,也是首创“车库创业”的传奇。就像所有事物一样,优秀如惠普也抵抗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最近几年连续爆出股价暴跌、董事会混乱、高层走马灯更换和大规模裁员等丑闻,让曾经的辉煌蒙上一层阴翳,前景变得一片黯淡。

很多人就惠普的现状做出自己的思考,从战略角度、商业模式角度等等各有见解,而我只从“企业文化转变”这个角度来摸一下惠普这个大象的一隅。

惠普原本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样的,我看到是这样的描述:

【随着惠普的成长,Bill HewlettDave Packard开创了一套独特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惠普著名的开放型企业文化的基础,并且对后来技术公司商业运营的评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Dave应用了一种管理技巧——最终被命名为“行走式管理”——其主要特征是个人参与、良好的聆听技巧以及对于“所有公司员工均希望干好自己的工作”这一理念的认同。作为管理者,BillDave 管理公司的方式是根据后来被称为“目标式管理”的原则进行的——明确地阐述公司的总体目标并给予员工充分的自由让他们以最适合最负责的方式达成这些目标。惠普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门户开放政策——公司所有隔间和经理办公室都是全开放没有门的——从而营造出一种信任和相互理解的氛围。门户开放政策鼓励公司员工与经理讨论问题而不用担心报复或不利后果。BillDave就公司管理还做出如下重要决定:为员工提供灾难性医疗保险、对公司经理(包括他们自己)直呼其名,并且按期举办员工派对和野餐。】

由以上描述,我基本可以确定,惠普自创立之初至上世纪1990年之前,其主文化是良性的“情感型文化”,并夹杂适合于创新的“松散型”亚文化。这两种文化的优点,一是凝聚力强、组织结构稳定,二是适合于创新;缺点是有点古板,比如不愿意裁员、愿意从内部选拔管理者而不愿意要空降兵等等。

惠普第一次大的企业文化转变起因于1990年代末,菲奥莉娜的上任。菲奥莉娜应该是惠普发展的关键人物,可惜现在研究她的人却不多,都把眼睛盯在赫德、李艾科和现任惠特曼身上。我能找到对菲奥莉娜的描写有:

惠普CEO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在任期之内向古板的管理原则宣战,比如,不喜欢大裁员。她购买了飞机,在高管停车位旁安装了铁丝网。完成了对康柏的收购。这导致惠普逐渐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

从简单的文字描述看不出太多企业文化的信息,但有几点是确信的:1、良性的“情感型文化”遭到了破坏。原来那种上下同心、关注员工、反感裁员的传统都被她打破了。2、适合于创新的“松散型”文化也遭到破坏。松散型文化以个人实现构想为主要运作模式,它天性排斥“威权统治”,而从信息看,菲奥莉娜是个很强势的人,这种威权管理必然消弱松散型文化的力量,所以惠普的创新动力枯竭,表现为其创新方面一直乏善可陈。

推荐
沟通创造价值,信息引领未来。
类别:管理文化 |   浏览数(1386)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